
這個月就是約翰史卡奇月!這系列真的是很好看,為何我到現在才看呢!
#消失的殖民星球 #佐伊的戰爭 #遺愛基列 #人類決裂 #萬物的終結 #寂寞芳心 #花月殺手 #莫斯科紳士 #變調人生









消失的殖民星球/約翰.史卡奇
大暴哭的我(又來)……沒啦XD 這本還好,但我真的好愛,我可以感覺到我的 ST 魂熊熊燃燒。 大概是因為我的確對殖民聯盟的地球封閉政策不滿已久(源自《幽靈艦隊》),在這裡的解決方式,真想說是「很ST」啊(捧心)
基列系列(I):遺愛基列/瑪莉蓮.羅賓遜
我覺得這本對我來說有點……奇妙。我非常喜歡瑪麗蓮.羅賓遜的文字,他的《管家》被我做為床頭書,可說是偶爾想到就拿起來翻一翻。
《遺愛基列》在文字甚至結構上都有和《管家》同樣的氣味,他非常沉靜、漫長,但,我一直在想是否是因為人物的設計:在一九五零年代的美國,一個已經七十八、九歲,患有心臟疾病,行將就木的老牧師。而《遺愛基列》是他寫給幼子,近乎日記的長信。
文字非常美而溫柔。但我被其中關於信仰和整個延伸出的部份刺得全身發癢(咳)
但也不全是因為信仰本身,而更是那個樂於不作為的心態,不要管你活得多痛苦世界多不公平總之信仰與主都還是對的,嗯好喔。
《管家》其實也帶有這份樂於不作為,將「不作為」與自我放逐(但也不是放棄,他不將自我放逐視為自我放棄,而是另一種心靈的自我成就那種感覺)視為一個生活態度甚至成為一個生活方式,然後全心擁抱它的調性,但,在《管家》裡我更覺得那是一個對自我的選擇,而他將這個選擇寫得非常寂寞、悲傷但美麗。
基列……扯上信仰就是讓我倒退三步吧我想……
佐伊的战争/約翰.史卡奇
一整個大暴哭的我(咦又來)但,大暴哭。尤其是佐伊如何適應、轉化,和處理她與奧賓人之間的關係,從她的觀點去看這件事真的非常令人感動。
……奧賓人真的很萌(又來)
人类决裂/約翰.史卡奇
雖然也不是很想這樣可是又要說看到後面再次大暴哭(又來)。一邊對某些行為非常感動,但也因為我一定程度上不是很能贊同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所以對依然受到感動的我有點警覺(好繞口) 總之就是幽默與好笑度都很高(對白真的太有趣了),各種外交日常非常有趣的一本。 然後……如果他再不解釋殖民聯盟到底是什麼鬼組織我真的要生氣囉(嗯?) 不過我真的要向我所有的 ST 友推薦這套小說,他就是這麼直擊我的 ST 魂。 我想我自己最喜歡 ST 的地方,就在於他的核心建立在尊重並擁抱生物與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智慧生物能夠基於理性,永遠將共存視為一個可能、可以優先的選項。 我想這一套小說總是打動我的地方也在這裡。
寂寞芳心/約翰‧哈威
聞名已久的約翰.哈威。說真的,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本在我書櫃裡,因為我沒讀過他的書(喂!)
但,好好看QQ 我的亂買就是一種命中註定要遇見,它好好看QQ
那天友人說看到封面很漂亮想看,我說,那不然我先來看一下好了(嗯就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的書櫃裡嘛……),意外的XD
雖然他看似一個冷硬派的偵探故事,看似一個連續殺人案件,看似一本案件小說。
但,我想他更是一部在談寂寞、談藏在寂寞之後的人們、談愛與期望得到愛、談失去和難以承受又不知如何承受的失去、談在那些關係的得到與失去之間不知所措的人掙扎面對或斷裂的作品。
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大衛.格雷恩
全書分成三大部份,首先是最顯著的指標性受害者,以此帶出各個重要人物最表面的形象;然後是追查的偵探,以及破案和定罪的過程;最後則是我覺得最厲害的(以寫作和編排的順序來說更是如此),透過記者的角度對前面的案件做出另一層面的再追查。 整個案件(和之前沒有被公開的那些)最讓人驚駭之處,其實不在於動機的單純或人性的醜惡,而在於一個種族對另一個種族的歧視與否定能夠多麼全面且理所當然的成為整個社會默認的狀態。這裡所說的否定,是根本性的否定一整個種族做為「人類」的價值。 而,這樣的事就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很近,也就是這麼近才更令人恐懼。 另外就是,在警探辦案那一部份提到了部份 FBI 剛成立時的狀態,雖然說的不多但還蠻有趣的XD
莫斯科紳士/亞莫爾.托歐斯
超絕好看(浮誇) 好啦真的是很好看,首先當然就是文字極其從容雅緻,讓人不由得跟著以一種悠然且留有餘裕的心情去讀他;然後會強烈感覺到的,在我來說反而不只是故事本身在這種設定下竟意外突顯出了一份廣闊感,而是……這位作者在成為作者之前必定是極為熟練的閱讀者吧?這種有點書本之外的感想。 在掌握讀者的心態、閱讀情緒的節奏上和切換角度上的選擇真的是非常厲害,覺得光是為了這個就值得一讀。 回到故事本身,他整個場景幾乎都只在一間飯店裡,但也同時巧妙利用了「飯店」這個空間的特殊性,雖然場景本身固定,但其中能夠同時有固定和流動的「人」,並藉此呈現了跨幅極大的時間之中外部時代的變遷和政治/文化的變革。 他是一個極溫情,卻也依然讓人看見時代的變化的故事……能夠用這樣溫情卻依然呈現殘酷的方式去書寫那個年代的蘇聯,甚至就連批評都顯得內斂)實在是蠻厲害的。 然後我要老實說,這是極少數……我印象裡這件事真的太少發生少到我都想不起來我是不是真的這樣做過:我看到一半先翻去看了結局。 因為我覺得我可能受不了看到最後竟是如何如何,所以我就……很弱的先翻去確認了,我真的是很喜歡欸(?)
變調人生/約翰‧哈威
覺得這大叔有點迷人(呃) 延續《寂寞芳心》之後,芮尼克原本習慣的人生起了變化,他試著賣掉造成心理陰影的房子,想要改變自己的環境,但事情總是很難真的照他的希望,而他甚至不能真的確定這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希望。 在這一次的故事裡,案件的輪廓看似比較清晰,但其實是因為這個案件其實非常單純,動機和犯人是很單純的利益關係,在這種前提下,做為讀者更注意的是那些人,與影響這些人的道德準繩。 充滿奇特魅力的竊賊甚至開展了一個有點令人哭笑不得的愛情故事,這個部份也讓人覺得很可愛。
記錄用的原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