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Live]Antony & Cleopatra/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2018)

National Theatre Live, 2018,照片取自官網

這是部我不太熟的劇,有點衝著演員和莎士比亞(是啦……),以及我還是覺得可以簡單又廉價地看到海外劇場真的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真的誠心推薦大家可以選想看的支持一下~

在看這一對的時候,先想到的果然還是中年之戀……
其實以那個年代來說,都可以說是中老年了,一個是盛名已久的名將軍;另一個是以美貌和外交手腕靈活名響天下的女王,他們大概都自己知道/認定對方是最後的愛情,也所以對對方充滿嚴重的分離焦慮,安東尼再三說,他只要見到克莉奧佩特拉就迷失自我,其實這一點也完全呼應在女王身上。

他們就是對應的一對為愛瘋魔,完全看不出曾經讓他們名滿天下的智慧,真的就是一對愛情傻鳥(咳)
上半場大概可以說都陷在這個「啊……」的微妙心情裡,然後一再被凱撒的美貌吸引目光,凱撒也太美了吧搞什麼鬼。

為了私心就先放個劇照,凱撒(右, Tunji Kasim 飾演)就是如此美貌。 啊,但說是說凱撒,其實講屋大維比較不會搞混(吧?)

我老是說莎士比亞的愛情劇都不感動我,大概就是他的愛情總會有一個(或更多個)放在更前面的東西,當然愛情從來就不是純粹的情感,但和太多東西混在一起就更難單純去面對他。

在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身上,先於他們那無比激烈的愛之前的,可能是各種層面的恐懼,對年華不再、對未來的不確定、對權力和政局的喪失感,都讓他們更把一切壓在對方身上。
安東尼打從一開始就不想面對羅馬而來的壓力;克莉奧佩特拉根本就極度害怕安東尼離開自己身邊。
是多麼激烈的愛意,和多巨大的不安全感,才能連一眼都不願分離呢?
那份恐懼甚至壓倒了他們的神智。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覺得這次的版本,各方面的中年焦慮感好強啊(怕)

不過大概也是因為太焦慮了所以覺得看起來就是超級耽溺的二人世界,在我來說很難產生代入感,只好一直注意美貌的屋大維。

而且我覺得各方面都有想要強調那個中年焦慮感,一開始讓安東尼坦露啤酒肚出場,和女王上演了一場只問愛情不問世事的縱情戲碼。老實說我後來想想覺得這一場戲超級冒險的,他打從一開始就準備以最愚昧昏庸的那一面去展現這兩人陷入愛情的盲目,也不準備以偽裝的光彩先討觀眾喜愛。
上半場的安東尼不管怎麼看都像是被當地美女迷住回不了家的暈船觀光客,他竟在胸口刺了聖甲蟲哎唷我真是笑出來(掩面)友人形容是在賭城結了婚不想走的賭客,完全就是這樣啊!

在埃及皇宮中,沉迷於愛之中的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上半場終了,他們畢竟還是又走到一起。畢竟開場時就預告了終局,所以其實就是看著他們要怎麼走到命定的死亡。
但即使是再次走在一起,一起面對外在的壓力,他們對世界、對(失去)彼此的恐懼以及相應而生的不安也從來沒有消失。

所以安東尼所有看似出於善妒的表現,其本質依然是恐懼失去克莉奧佩特拉,他的不安隨著他失去的越多而越強化,他隨時擔憂克莉奧佩特拉會背叛他投入另一個男人懷抱;而克莉奧佩特拉即使依然聰慧,焦慮也讓她難以看清現實,或是讓她身不由己地跟著陷入安東尼的虛妄。

反而是走到下半場,我才真的比較能夠體會這兩人的心情,以及憐憫。但即使如此,或許也是同情不可能再有的榮光,以及那些攀抓人生最後浮木的徒勞。

克莉奧佩特拉與臨死之際的安東尼

當然這也必須說,安東尼( Ralph Fiennes )和克莉奧佩特拉( Sophie Okonedo  )上半場的浮誇表現,毫無疑問地成為哄托下半場無力悲憤的推力,甚至隱然成為一股狂氣。
安東尼自認兵敗後的獨白(又一次對失去克莉奧佩特拉的恐懼)和聽聞女王死訊、轉到決意自殺時那份被全世界背叛又如何,唯有我能掌控自我死期的決然,讓人一邊看見他曾經帝國之王、戰場上最高貴的將軍之高傲;又同時看見一名失去一切,只剩下一具皮囊為己掌控的失意者之頹敗。
而女王處理外交的靈活身段(面對凱撒的信使;甚至面對凱撒本人),即使只是短暫的對白也能看見她是怎麼在軍事強國威壓之隙維繫己身權力不墜。而,這樣的女王,在失去安東尼之後展露了從哀痛到應對強權、再到轉為寧定,決意赴死的傲然。

這兩個其實很浮誇又耽溺到神智不太清醒的角色,在兩位演員的詮釋下的確光芒四射。

上半場的破題,從女王之死一場開場,再倒轉回兩人還在埃及皇宮中的狂歡時光

不過這部真的是,不想讓安東尼討人喜歡的感覺真是太強烈了點,覺得有點用力過頭反顯搞笑,是有必要讓他堅定走在無路用大叔之路上嘛?那個捅自己沒捅死的處理為何需要這麼有喜劇效果,全場都笑出來了耶導演!

把自己捅得半死不活只好讓人扛著走的安東尼。不是我想開玩笑而是真的描述出來就會變這樣……

差不多就是這樣,最後就稍微說一下這次的服裝和舞台。
這一次將背景搬到了虛構的現代場景,服裝便以略誇張於現代設計的風格體現。埃及的富饒華貴,和羅馬的簡潔現代感,成為了非常強烈而鮮明的對比。服裝設計師在花絮短片中表示,對於女王的服裝設計,概念落在將她視為一代巨星,當代最華貴、知名的偶像,一個美麗的象徵(icon),她就是那一代人心目中最閃亮的一顆星(對於這個概念的核心,無疑可以從伊諾巴布斯( Enobarbus , Tim McMullan 飾演)那段頌揚克莉奧佩特拉之美的名台詞中一窺端倪) 。埃及整體的風格都更悠閒、華麗而懶散;羅馬則是線條俐落、具現代感,配色沉穩。根本就是開了兩條不同風格的高級手工時裝線XD

雖然沒有翻譯,但就是服裝設計師說明設計女王服裝的概念,可以看見服裝影像。那件深色長袍上的圖紋是以特殊技術燙印上去而非真的刺繡,在舞台光下整個閃閃發光

舞台設計的基調也和服裝同樣,埃及和羅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埃及的水池中沒有荷花但真的放了水(咳),在舞台上也成了非常出色的運用,我個人是很愛女王把信使打進水池那一整段就是了。
旋轉舞台多達三座也真的是好大手筆,轉轉轉很轉出命運女神不從人意的宿命悲愴,豪華得有點驚人。

舞台劇照,圖片取自官網

最後,就放上我最喜歡的一張劇照紀念一下中年之戀(無誤) 本來就對這部不是很熟,大概讀過一兩次劇本吧他就不討我喜歡嘛,很隨便看過去,所以只有在聽見從克羅里那裡抄來的台詞時忍不住笑出來(並不是抄克羅里的好嗎)
#突然好預兆
其他感想就是屋大維為何如此美貌,克莉奧佩特拉美得如同女神,侍女們都好可愛,好多人愛安東尼(我不懂啦),舞台和服裝都超棒的超級!

圖片取自官網。這一張兩人的眼神和表情都非常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