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21-06 閱讀書籍

雖然也不是安靜待在家但總之就是盡量讓自己可以看點東西……那種感覺吧,所以我又認真面對之前一直沒能看完的書,比如柴納XD

# 巴斯—拉格 #鋼鐵議會 #豐臣公主 #波族傳奇 #禽獸進化論 #惡魔的檸檬塔 #與天使7日 #碟形世界 #時空亂鬥 #週四謀殺俱樂部 #那些年他們眼中的BL #鬼入侵 #另有隱情


鋼鐵議會/柴納.米耶維

我本來一直以為這本要寫的是機械生命,但我錯了啊哈哈哈柴納在寫的是歐洲近代史他沒有要處理新物種和人工智慧XD(這沒有好壞,就只是他沒有要討論這個而已)
其實在看這本的時候我一直想到的是……嗯,因為是我嘛,所以我的確不斷想到普萊契的《時空亂鬥》,但柴納放置的重心卻是在那些困惑的、抱持著政治想像卻又無比茫然的人們,那些並非英雄,對一切都無能為力的人們身上。這最直接造成的結果,或許是連帶著讓讀者的無力感和書中境況同樣無以排解。但我在讀完最後一章,看著那成為永恆象徵的鋼鐵譏會,和重新鼓動起來的異議份子,我想,或許這才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感受吧。
對極權政府的無力抵抗和永恆的抗爭。


豐臣公主/萬城目學

我上次看這本已不記得是幾百年前,基本上除了大阪國之外的其他我全部忘光光(喂),所以抱著幾乎未知的心重看(根本不算重看XD)……覺得很感動呢,各種模糊掉的邊界,日本和大阪國之間、男性與女性之間,似乎都有著明確的定義,但又同時鬆動成了爽朗而不需錮於既定印象的新平衡—正如身是男孩卻決定成為女孩的大輔;正如做為日本人卻決定同時維持自身「大阪國」存在的大阪國人們。
誰說人就只能有與生俱來的那一種身份、那一種性別呢?
從各方面來說都是看得很爽快的一部作品,然後我就看了電影,然後就生氣了(喂)


波族傳奇/萩尾望都

就……好耽美啊(呃)
本來想用點別的形容詞,但沒有了,不愧是耽美經典作品,它就長了一副耽美的樣子,或者說,事隔多年,我好像透過它重新意識到「耽美」這個類型非常核心和本質的樣貌,極其浪漫、唯美、哀傷,以及溺於自身。
那份幾乎完全無視於外界的感覺實在太強,幾乎讓主角們完全超脫了時代,「永生」在這之中更像是讓他們獨立於世界(以及時間)之外的手段,但主角們真正重視的只有自己的感情和哀傷,他們遊蕩在世界各處,與不同的人相遇、互動,但那些人事物感覺上都是為了銳化主角們的哀傷而存在,聽起來好像很功能性但其實也不是,只是美麗總歸是建立在哀傷上的,而最強烈也最無法逃脫的哀傷總是自憐。
所以那個開放式結局就份外有趣,當然是可以做出他們逃離火場,活在某個地方的想像,但我是不這麼想的。我更認為當亞倫在認清他自身的遺憾、試圖去救出那個被他做為移情的艾蒂絲;以及為了這樣的亞倫同樣進到火場的艾多加,當他被時鐘拖住褲腳、看向亞倫那時,我相信他們選擇一起落進時間的殘酷掌控。
說起來……一邊看一邊可以感受到經典的威力,但我果然還是對耽美興趣不高(咳)
但這套書做得有夠漂亮,先不說內容是不是符合喜好,光是那個經典地位和做得如此美麗就很有收藏價值XDDD


禽獸進化論/吐維
沒有照片XD

看到友人說這本可以免費領,簡介很短,反正字數也不多就領起來看看,文字流暢,故事也很順。
但我沒有感覺。就這樣XD 可以讀完,但就一點感覺也沒有……


惡魔的檸檬塔/去冰

這其實是個很單純的故事,惡魔突然起心動意做了甜點(檸檬塔)給天使吃。
沒有太起伏的劇情,也所以就讓人能夠安心地看著那些甜美的細節(只能說是甜美了,真的)


比如說,用「這是工作」自我說服的克羅里的表情;意外看見克羅里和女孩子們(AKA同學XD)在一起那瞬間阿茲有些悲傷的模樣。一邊覺得「你們也太純情了吧」一邊覺得「傻子談戀愛真好啊這就是青春吧」。
總之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安心的可愛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當然就是這一格啦!(放一部份)


我很喜歡去冰的筆觸,總是有著乾淨漂亮的線條,這本雖然是薄薄的小短篇但整本都流暢可愛,讀起來很開心


與天使7日/煙薰鮭魚

我必須說小薰真的超級會畫這樣嬰兒肥圓滾滾柔柔軟軟的寶寶款,超可愛。
而,包裝在這麼一個好像很誇張(?)、純賣寶包萌的故事下的,卻是一個隱約帶著一點哀傷的故事。
閒逛到伊甸園的克蠕力遇見被放養在園裡的巨.天使寶寶,兩人一起共度了六天,過程很可愛,一般來說我對寶包無感,但小薰卻畫出了一個貼心、呆萌的天使寶包(推樹取果真是太……可愛了你www),吸引了惡魔的大概也是那個全然無疑的純真吧(而且我真的太太太喜歡他看見天使寶寶的體型時的表情了哈哈哈哈哈哈)
共度的日子當然過的很快,最令我意外的大概是本書中最帥的一格竟然是加百列貢獻的,是否哪裡不對(加百列表示:ry)
被消除了記憶的天使在經過了或許許久之後的再一次相見,人是長大了,眼神卻還是同樣的純粹。戒指真的是好令人感動的紀念品。

最喜歡的一格就選這裡:


在牆上看星星的基本構圖完美呼應影集在牆上看著亞當和夏娃,但比起那時,此時更無憂無慮就是了QQ


碟形世界特警隊:時空亂鬥/泰瑞.普萊契

其實在看《鋼鐵議會》的時候我就很想重看這本了,就是會一直想到,倒也不完全是因為革命和理想性……
相較於柴納在鋼鐵議會中對於世界的絕望感(鋼鐵議會根本就是歐洲工業革命後政黨政治和工運的發展濃縮故事,但沒有走向民主化,而是走向無望的極權統治,仔細想想有夠恐怖,要是哪裡走歪了就會衝向那條路的感覺)
時空亂鬥則更將人類的惰性好好的放在動機這個位置上,那些希望明天就只要和昨天、上週、上個月一樣就好的人們,以及所有人心底都有一點良善的光--至少大部份人是有的,而這個「大部份」,就成為了世界往前推進的力量。
不過因為普萊契總讓我覺得他雖然反王權卻同意一定程度的極權統治啦所以我覺得我也很難確定我到底偏愛哪裡多些(咦)


週四謀殺俱樂部/理察.歐斯曼

偵探們是一群加起來超過三百歲的老人(成員共四名),是同一個高齡社區的居民。年已七、八十歲的他們組成了「週四謀殺俱樂部」,將研究、討論陳年舊案視為生活中思考的小樂趣。而,就在某一天,真正的謀殺案發生在他們身邊,而這些老人家們……當然停止了紙上談兵,樂呵呵出門辦案去也。
案情倒不完全是重點,這一本對我來說,有趣之處不在於慢吞吞推展的劇情,或是慢慢(真的是慢XD)擴增線索的節奏……這樣講怎麼好像不有趣了?XD
但,其實是有趣的,我覺得他的有趣,就在於「慢」。這個慢是以大量的細節,瑣碎的自語以及穿插的那些人生過往小故事堆砌而成,所以這不僅是一個偵探(們)試著破解命案的故事,他其實是一群老人家在對讀者訴說著「我們或許來日無多,但我們曾有過去,未來也還未終結」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彷彿認識了一群可愛的老人家,和他們喝了一場長長的下午茶,聽了他們過去的故事,現在的生活,陪他們送走一些朋友,但又迎來一些朋友。
他們老而不衰。
光是注意到這一點就覺得其實這整個故事都很治癒,雖然感傷的部份依然在,但感情也同樣在。
在前半可能覺得讀起來有點碎彷彿老人家碎碎念……嗯,就是這樣XDDD 但習慣了就覺得可愛起來。
對了。這本的譯筆感覺略微妙……用了許多流行語,覺得譯者是刻意為之,但我自己並不是很喜歡這樣帶來的語感;以及,大概過了2/3就開始出現各種明顯的校稿失誤,不全是錯字,而是好幾個明顯要刪除沒刪掉的字也出現啦XDDDD


那些年他們眼中的BL:5位代表性作家、編輯的真情告白/かつくら編輯部

這幾年其實出過幾本這種談「BL」這個文類的書,這一本《那些年》和溝口彰子的BL進化論-對談集我覺得其實很相似,是對正身處業界、或是曾經帶領這個類型開始「進入」業界的先驅者們的訪談,而且我覺得重點其實都在於,不管是採訪者,或是受訪者,在這之前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的身份是「BL的愛好者」。
對這個文類(非常廣泛來說啦)、對「看兩個男人在一起」的喜好被戲稱為「業障」,充滿感情的部份讓整個訪談看起來都很可愛。
而且這本的受訪人我覺得選得很厲害,吉永史或小鷹和麻毫無疑問是當年BL剛開始在書市上受到注目時就已經開始這個領域的創作,直到現在也廣為人知的作者,另外也還有小說家(《七海情蹤》的松岡夏輝)和BL雜誌的編輯,這整本讀下來頗能看見當年BL剛開始逐步成為一個「產業」時的狀態。
我個人來說,因為這個年代和我自己接觸BL的時間是重合的,他們談到的某些狀況其實在台灣也同樣發生過,比如說,因為剛開始看到「bl」這種類型的作品,「是什麼都好,我想要更多!」,凡是bl的書就一律先買下來再說;或者是,同人誌作者和BL商業作者的高度密合(這個狀況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消失,反而常態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再或者是二創和原創的熱力差異等等,因為我自己在台灣也看見很類似的事,所以讀起來非常有親切感XDDDDD
很輕鬆好讀,整體來說也很有趣,對我自己來說則是更多了某些懷舊氣氛,看下來還是覺得BL能夠發展成一個產業真是太好了。


鬼入侵/雪莉.傑克森

這個故事是大屋鬼故事的經典之作,有幾個不同的影視改編,我看的順序是Netflix版的影集,然後是1999年的電影版,再然後才是小說。
但,這三個只是有同名的人物,然後都發生在一幢鬧鬼的大屋裡的故事,共通點差不多就這樣,其他……XD
就算都看了也不會互相暴雷喔(嗯)
所以單純只說小說本身。
……好厲害啊。覺得在不知劇情的情況下去看是最好的,所以這邊就不說。整本小說的確就是所有人在這幢充滿惡意的屋子重壓下逐步崩塌的過程。
但。結局那半頁的恐怖程度是全書最高。
細思極恐。
電影版是取材自小說,有比較接近的結構,但其實我覺得核心概念有被更動成比較易懂的模樣;電視則是另一個不同的故事(我非常愛影集版XD),不過要說是完全不同的故事,電視劇中其實在細節悄悄(?)放進了許多小說中極細微的描述,以及,人物設定也和小說有其呼應之處。
放在一起看別有互文的樂趣。


碟形世界特警隊:另有隱情/泰瑞.普萊契

雖然前兩集也有,但這一本更明確談到的是階級、種族,以及相當幽微的把性別放進來了。小霹屁的女性覺醒運動和各種平等運動放在一起反而意外有了去性別化的感覺。這個真的是,很厲害。
但,我還是特別喜歡普萊契怎麼去看待歧視以及弱勢族群,然後就是「只有你自己擁有自己」、「必須有人為沒有聲音的人發聲」,這樣吧。

記錄用的原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