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19-01 閱讀書籍

進入2019,這一年稍微增加了閱讀量,開心~
#天才搶匪盜數計時 #強風吹拂 #因為討厭韓國 #霧中的女孩 #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 #終末的愚者 #深夜小狗神秘習題 #血魔法之罪 #大誘拐 #籠子裡的愛麗絲 #銀河便南指車 #宇宙盡頭的餐廳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 #生命宇宙及萬事萬物 #魔鬼的手稿 #掰掰謝謝你們的魚啦 #凡人的犧牲 #昨日的美食 #大部無害 #逃走的魔咒 #螳螂 #夜行

天才搶匪盜數計時/伊坂幸太郎
隔了許久的續作,雖然是很日常的對話但被這樣(彷彿)漫不經心的談論時反而會有「是啊這是可以想一想的事呢」,輕鬆自在地把作者關心的社會面向帶進來,我一直覺得這是伊坂很討我喜歡的地方。


強風吹拂/三浦紫苑
之前聽到的感想大多是「好熱血」,但做為乾枯沒什麼血可以熱的我,感受到的只有愛而已(喂!) 是很青春很可愛的故事啦,但怎麼說呢(抓頭) 對於經理般存在的葉菜妹我就是很介意。 但不說這個,的確是讀的過程很愉快,感覺到風迎面而來的一本書吧。


因為討厭韓國/張康明
薄薄的一下就看完了XD 有種,雖然是韓國但某些東西真的跟台灣很接近的感覺…… 不過,那種「討厭這個讓自己無法生活下去的地方」的感覺,(雖然我自己沒有)卻又覺得可以想像,整體社會的不友善、被拋在安全網之外的焦慮以及恐懼,雖然可以理解永娜想要出走的原因,在看到最後卻又覺得其實無法真正逃開。有點哀傷呢說起來。


霧中的女孩多/那托.卡瑞西
我得老實說我對作者的前作《惡魔呢喃而來》印象不佳,所以這本本來我沒特別注意的……(但後來看到友人佳評XD) 嗯,《霧》很厲害啊(按個讚) 以一個女孩失蹤做為事件核心發展,但其實這並不能說是一個在講述罪案本身的故事,我想,這其實是一個談論媒體、媒體效應的故事。 在媒體以及鎂光燈效應部份的描述堪稱精彩,最後的翻轉並不真的令人意外,但細想那個合理性和殘酷之處的確驚悚。


飼養溫柔死神的方法/知念實希人
有點無聊,其實他就是溫馨小品,人物雖然可愛可愛但其實大多有點樣板,雖然性格明確但大多沒有特殊之處,簡單也就輕鬆看完了。


終末的愚者/伊坂幸太郎
在群組說起這本,我就默默拿起來看了。他在伊坂的書裡一直不是我的最愛,但他的確是一本讓人心情平靜的書。 故事描述一群人在距離世界末日還有三年時安靜和自己、和家人度過餘下日子的生活樣貌。那種奇特的寧定以及「即使如此生命依然是值得珍視的東西」所呈現的尊嚴,雖然是這樣的設定卻不沉重,反而是讀了會感覺沉靜下來的作品。


深夜小狗神祕習題/馬克.海登
前幾天去二刷舞台劇版,所以就又拿起來重看……大概是延伸了看完舞台劇版本的感受,其實更覺得父母的辛苦與愛很驚人,以及社會的包容讓人感動吧。


巫師神探H.D.FILES:血魔法之罪/吉姆.布契
唔……有點無聊,他就是有點YA、有點白爛,但又不至於真的很白爛的小說,但有點中二,而且譯筆有點……要說是不熟練也行,很明顯的中文不好(喂),那個口語感並不真的有吸引力,反而帶出中二感,看起來那個「輕」感並不讓人享受。 還好我只買了一本,雖然是一系列但也已經沒興趣再看下去了。


大誘拐/天藤真
前幾天看了2018年新拍的劇場版,因為實在拍得相當雞肋所以就又把書拿出來看,但我最近心情不佳憤世嫉俗看什麼都不爽,看到刀自的說法多多少少會有一種,沒有財富是某一家獨力賺取的吧背後不也曾經經過社會剝削嗎之類(喂),所以也就沒有之前讀起來那麼開心…… 啊但這還是一本看起來很愉快的作品啦,刀自和童子們都很可愛,而且真的是童話一般的犯罪呢相當可愛!


籠子裡的愛麗絲/皮耶.勒梅特
哎唷喂我要當勒梅特的粉,等下就去看《天上再見》或找出《凡人的犧牲》到底被我塞在哪(不) 他的確很擅長翻轉,並不是因為詭計本身很複雜,而是因為描述/推導的方式,以及一再翻轉才造成迷宮般的視覺效果,這個部份非常合我胃口。大概就是一把槍在那裡但他不只是開一次,可以讓同一把槍有開、不開、開了之後的彈孔並不是你想像的彈孔最後可能槍也不是你想像的槍,把線索利用到最大值的巧妙是最讀起來最過癮的。 以及。 卡謬和路易萌。真心萌。萌地不得了。(喂!)


銀河便車指南道格/拉斯.亞當斯
久違地重看一下,也是群組有人說到,覺得有點想念。我自己是對無釐頭式搞笑很不行的人,但銀河便南指南就一直踩在無釐頭和英式幽默(咳)之間那個微妙的線上,各種要說是外星其實更帶著地球搞笑影射意味的行為與產物不管怎麼看都感覺抒壓www


銀河便車指南:宇宙盡頭的餐廳/道格拉斯.亞當斯
我好像從這一本開始就印象有點模糊了(喂)之前一直有種覺得越來越不有趣的印象,不過這次重看反而是對亞瑟那一線重新激起興趣,大概是那個崩潰之後的平靜有點動人吧。諷刺笑點的部份還是很好笑但因為數量有點多所以我就彈性疲乏,從這一點來說好像應該先停下來看本別的XD


如果我們的世界消失了/艾蜜莉.孟德爾
「樂團繼續前進,帶著音樂、武器和莎士比亞」 這句實在太美,或許我會記著它很久很久。 這是個末世,但又似乎並不是那麼末世的故事,或許是到1/3才驚覺這本小說其實依然是群像劇的結構,卻又不那麼標準(?)。他讓各個交錯或重疊的時間上、不同的人去述說自己對於其他人、對於文明,最終連結到世界的故事。核心、或也可以說不是核心的亞瑟.林德是所有人的接點,從這方面來說他無比重要,可是在事件的推進上他又同時全然無關。 所以每一個人與世界、與文明之間的關係不正是如此嗎?文明以存在影響、連接所有人卻又不真正觸及,所以所有人也就緊密相連。 選用李爾王做為亞瑟的呼應很有趣,泰勒有著馬克白的意象也很有趣,討人喜歡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或許過陣子再來重看一次吧。


銀河便車指南(3):生命,宇宙及萬事萬物/道格拉斯.亞當斯
耐性開始消散的我,想起了之前我對這一套好像就是這個印象。第一集非常喜歡,第二集看得很歡樂,然後就開始厭煩……(下滑) 雖然還是覺得好笑但已經越來越疲乏(你看我都開始使用間隔其他書的方式來看惹),所以……覺得還是先緩一下好了。 這有點像是我看蒙提派森的感受(思)但,我對蒙提派森的接受度更高,或許是因為蒙提派森黑暗得多也不一定,總之,先來緩緩看點別的。


等待貝里葉先生/布莉塔.洛斯盧
我終於看完他了……(倒地)
我就是那種很難忍著一本書不看完的人,所以會拖拉著看很久大概都會有些不同的獨特原因,這一本的原因卻是在我看到1/3時才發現的,他真的太~雞助了,也不是說前面有什麼精彩之處足以讓人忽視雞助感,而是因為太雞助而起了「怎能出版?」的好奇之心(喂!)
大概讀到一半時,比起雞助更強烈感覺到的大概就是與書中人的情緒脫節,他拆成兩條不同故事線,一條線是自由女記者莫名開始了一個感覺有些詭異的工作;另一個是雜貨店老闆接下一個外遇調查的委託。做為一個熱愛群像劇式敘事,也熱愛交錯故事線的我,自然而然就在閱讀時留意各種這兩條故事線可能互相影響的痕跡、人物之間的關係或是謎團背後的互動。
嗯,幾乎沒有那種東西。你不如寫兩個分開的故事可能還有趣一點,或至少能幫我趕快丟下他啊!(氣)看到一半時跟友人說,我正在讀有點無趣的小說,被問了那幹嘛還看?
我:我決定跟他拼了……(怒)
然後就輸了=_=# 總之相當不推薦,我怎不把伊坂隨便哪一本拿起來重看。然後悅知這書系真的感覺非常微妙,以後可能真的要優先考慮迴避掉。


魔鬼的手稿/皮耶.勒梅特
講什麼好像都會有點爆雷,那就說這個敘事手法非常值得一讀,當然還有做為類型小說對類型小說的反諷性、對「偵探」本身的質疑(這東西實在是很痛為什麼要這樣啦討厭你QvQ)。但我果然喜歡不可靠的敘述者。
勒梅特真的非常擅長翻轉,幾乎成了一種標記,卻不那麼制式,很精彩但還是會回到因為很痛所以要討厭他嗚噗


昨日的美食 1-2/今市子
重看就想起為什麼我買了兩本就沒再繼續看了,我非常喜歡今市子的畫風,也喜歡他的故事,有人提起我就拿出來重翻,我還是喜歡他的畫、喜歡他角色的細節和人物互動,但料理的部份(對我來說)太多了看了很煩,我發現一本書如果有一半以上我的大腦自動認為可略過那我就會完全失去耐性。


凡人的犧牲/皮耶.勒梅特
看到這一本才驚覺我其實閱讀順序錯了XD 因為我先看了《籠子裡的愛麗絲》,但那其實是第二部。不過這麼說起來,就算先看《籠》其實也不影響理解,很容易就可以自己重組時間線(突然想起《魁儡殺手》那個發現是第二本就突然讀不下去的困擾感XD)。 這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前兩本分開閱讀都可以,其實就算是這一本,我也認為具備獨立閱讀的完整性,但,果然是三部曲,人物動機和性格轉換的關連性讓閱讀時有了更多同情,以及唏噓。 勒梅特最擅長的翻轉其實在每一部裡都可以看出精巧之處,但到了這一本它成為必然的悲劇(然後讓人更加唏噓)。真想看看最是光芒四射時的卡繆團隊啊……會忍不住這樣想。


銀河便車指南(4):掰掰,謝謝你們的魚啦/道格拉斯.亞當斯
到這本突然又喚起我的笑意XD 大概是因為看完《魔鬼的手稿》之後覺得需要笑一下(咳) 但也可能是因為沒被福爾摩斯卻被海豚逼瘋(全錯)的約翰.華生;或是亞瑟終於又回到地球,當然更可能是因為上帝的最後訊息,總之這本反而蠻討我喜歡的XD


螳螂/伊坂幸太郎
殺手的日常生活,看起來很矛盾的一句描述,背後其實書寫的是對於「人是否能夠殺人」的道德討論。這個命題在伊坂的殺手系列裡一再出現,但我的確認為伊坂從來就沒有正面給出一個作者本身認為是或不是的答案(雖然的確可以看出作者本身傾向哪一邊更多些,但也只是多些)。 伊坂討我喜歡也總是能夠打中我的地方很多,但「所有事物都有多種面向,他人的正確不等於永遠的正確」其實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見,「盡力去做,也就可以了」(以及努力活下去),這樣的哲學在我的解讀裡多少會成為一種「盡自己的一點努力讓世界更好」的行事準則,可是又不具強制性。整個殺手系列其實不曾出現英雄(當然也沒有反英雄),他們依然是殺手,伊坂從來就沒有忘記(也不曾讓讀者忘記)這件事。打從一開始就模糊了善惡的定義,但又不曾真的模糊最本質的「善良」,殺手系列大概和「不然你搬去火星啊」放在一起讀會成為很有趣的參照組,也可以更清楚地看見伊坂很核心的價值觀吧。


銀河便車指南(5):大部無害/道格拉斯.亞當斯
雖然還有第六集,但《大部無害》是道格拉斯所寫的銀河便車指南最後一本,而且隨著第四集開始重新討我歡心的方向(方式)來看,可說毫不意外《大部無害》其實有一個極為陰鬱的結局。 一切的終局皆是命定,這命定即是毀滅。那個人皆一死,只是時間問題,在繞了這樣一大圈(並證明不存有拯救世界的英雄)之後又回到這一點上,竟產生一份禪意。但其實不覺得悲傷,反而再一次加深了諷刺感吧。雖然這系列有許多炫目的笑點和各種對世界的嘲弄,但本質上依然大肆戳弄世界已有、可能有或未來會有的規則與潛規則,和「人類」本身。大概就是這個地方特別特別討我喜歡吧。


碟形世界·零魔法巫师2:逃跑的魔咒/泰瑞.普萊契
哎果然上一本一定要跟這本連在一起看,我還是覺得《零:魔法巫師》讓人厭煩,但《逃》這本又好了起來(怎麼這麼快就會變成我喜歡的普萊契啊)。 做為續集,我有點意外的是很快就把八開書(八大魔咒)的部份講清楚了,但再一想,會這樣想可能是因為習慣一本結束故事的我上次沒料到《魔法巫師》那一本會是個沒完的故事吧。新登場的角色依然很有趣,然後紅星的象徵真是不知該說什麼的、嗯、警世吧。宗教和迷信以及人類面對的方式充滿諷刺感、也很警世啦……


夜行/森見登美彥
「夜行」,雖然在書中也被說了「根本是百鬼夜行」的夜行,卻不完全是可怕的故事(雖然我一直真心覺得森見登卯起來寫怪譚都是真的會讓人害怕),反而因為「夜行」與「曙光」的對應,更有了不同世界,不同的生活和人生,並不全然美好但也不全然黑暗的溫柔暖意。儘管一路伴隨著「這世界全是夜晚」的低語,最終迎來的卻還是平凡、生活著的曙光。 啊,的確是這樣,怎麼之前沒有注意到呢?在讀完時忍不住會跟著微笑起來吧。

記錄用的原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