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量每月遞減的我囧
#藍色圈圈之謎 #尋找回憶的偵探們 #真確 #血腥謀殺 #從邊緣到大師 #他的3652日_伊坂幸太郎雜文集 #孔雀王
藍色圓圈之謎 / 弗雷德.瓦格斯
唔……明明這麼薄一本我卻看得很慢,那個優雅感還是在,也覺得人物很有魅力但就是有個什麼把我推走,微妙的疏離感,很難真正進入故事情緒,因為很難進入情緒所以就更會清楚意識到案件大概會怎麼走吧,當然也不至於覺得無聊,可是就是站得很遠,暫時先放下這系列好了。(明明才說要看完它的我XD)
從邊緣到大師:尼爾蓋曼的超連結創作之路 / 尼爾.蓋曼
分段緩慢看了好幾天XD 我老是說我其實也不是蓋曼粉,但那是對他的作品,如果說起尼爾蓋曼這個人,我真的是很喜歡他。
這一本是他談創作……其實說到頭來,那些都可以說是在談「他的創作」,他的閱讀、他的喜好,他怎麼去思考「創作」和一個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怎麼去看待創作與人之間的對話和連結。看起來很治癒,但因為收的最後一篇對我來說真的很痛,在最後放這樣一篇真是當胸一拳所以我就默默決定哭一下,和第N次重看普萊契QQ
離題(?)說說就是,這一本裡其實收了許多篇蓋曼談其他作品,有些是他寫的序,有些是他喜歡的作品,讀了之後,好想看啊! 真想看他看被他這樣描述的作品本身是什麼樣子。
尋找回憶的偵探們 / 鏑木蓮
也不是說,他不好看……
故事很好、人物描寫也很厲害,尤其令人讚嘆的是將每個人往外更推展到時代裡,從人生的細微軌跡去推尋一段回憶,和土地、和各種小配件(?)的連結更稱一絕。這些從小細節去爬梳以及尋覓的過程與方式大概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以及偵探們抱持的溫柔之心,更甚者,是因為偵探們的溫柔之心更能看見這個世界的惡意與善良,這些故事才更有動人的力量也不一定。
但他就不吸引我(喂)。
覺得是各方面都沒什麼不好(可是又很微妙的沒有真的感覺那麼「好」),其實會有點覺得厲害但我就是站得很遠很遠提不起勁的作品(抓頭)
情緒上就是進不去,搞不好是我最近根本不該讀小說(!)和書沒有直接關係。書裡提到某位委託人少女時期最喜歡的畫片故事就是《少女樁》,那代表了他的少女浪漫與情懷,寫的很懷古、唯美,但是(事情總是壞在這個但是)。
但是。我對《少女樁》的印象完全來自《少女椿》by丸尾末廣
好大家就知道我真的進不去那個浪漫情懷的原因了(沒人想知道!)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
正能量,滿滿的正能量,這大概是我半年來看到最正能量的一本書了,根本就超強力心靈雞湯(咳) 好啦,作者並不是給大家一堆勵志警語或歲月靜好,主要還是提出數據,從可靠數字去看人類世界的變化走向,對照人們從媒體、從個人經驗(以及從這兩者相應而生的各種刻板印象甚至偏見)所得的「感覺/直覺」印象到底有什麼落差,以及造成落差的原因,然後提出如何冷靜克制被直覺牽著走的自己,去思考更全面以及真實的資訊,然後再做出結論。 主要作者(漢斯.羅斯)說了書裡用語大多是他平常說話的語氣,的確整本讀起來也很簡單易讀,可以輕鬆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而且這樣整理下來也很好記,可以說是一本很好入口的概念書。整本書讀完會對作者產生強烈的親切感(還是只有我?XD),所以看完後記還是有點點想哭。但這整本書我都推薦。
沒關係,是伊坂啊!他的3652日(伊坂幸太郎雜文集) / 伊坂幸太郎
多麼治癒的一本書。 大概就在,他其實真的沒說什麼,為一些小事擔憂的模樣卻又好像洩露了他為何會寫出那樣的小說。談論「小說」的思考也非常有趣,有種悠然、不緊迫盯人(你也不要來盯我嗚噗)的感覺,像是眨著圓滾滾大眼、天性就是會瑟瑟發抖的小動物般可愛。真的是很治癒嗚。 對了,書裡有看起來似乎是錯漏字的部份,可能是校稿時沒注意到,但,沒關係,是伊坂嘛。就是有這種既然出了錯就讓錯誤在那裡吧的自在感噢。
孔雀王 / 荻野真
超級久違的……拿出來看,我為什麼會拿出來看啊(困惑) 總之就是看了,但就是第一部《孔雀王》,後面我好像小時候(!)有看但沒買,其實重看就發現我真的把劇情忘得差不多了,一整個好陌生喔XD 還是有喜歡的地方(至少我小時候喜歡到會買下來嘛),但果然還是有很多受不了的啊哈哈哈哈(咳)果然童年時光就是不堪回首(誠摯)
記錄用的原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