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月看了幾本很喜歡的,Top 3 應該是《被誤解的犯罪學》、《巨人之星》和《鼠王》吧
#巨人之星 #疑心 #實習女巫與小小自由人 #雪人 #來人啊! #被誤解的犯罪學 #放馬過來 #鼠王








星辰的繼承者3:巨人之星 / 詹姆士.霍根
因為我今年開年讀的第一本書就是《星辰的繼承者》,所以下半年的第一本也就他了。
剛好換上七月月曆的艦長,感覺很剛好。
然後,雖然知道後面還有兩本,這一本我也沒有看得不開心,但微妙的好像有點懂「後面不出也沒關係吧……」的心情呢(咳)
啊不過不是他不好看,其實還是蠻好看的。但就覺得作者應該很不會做壞事吧,那種感覺(喂)
順便一說,這一系列都做得很漂亮(看著折口發現其實這整個書系我都買了……)
但。有錯字,而且是個非常可愛的錯字,我都不忍心說他錯了。(忘記哪一頁,總之把「太空船」誤植成了「太空船船」,哎呀可愛www)
提及劇情的感想噗
碟形世界特警隊(1): 來人啊!/泰瑞‧普萊契
沒有,我沒有在進行(又一次)普萊契重讀計畫XD 單純就只是之前借出去的書好像找不回來那我就重買,重買了新到手那就……翻一下(艸) 但這本真的很久,我上次看它已經很久了,寫作時間當然更久,就有種奇特的青春感,覺得趣咪。 這時普萊契爺爺引用福爾摩斯名言竟不是諷刺呢(是在感嘆什麼)
被誤解的犯罪學: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 湯姆‧蓋許
這本書用淺顯好懂的方式去述說作者觀察到的社會事實,和常見的犯罪理論比較,總結出幾個常見、但其實無法得到數據支持的迷思,比如,嚴刑並不能減低犯罪率;比如,改變社會結構和減少犯罪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等等。相當有意思。 我覺得這本書提出最重要的概念會落在「犯罪是流動的一連串交互作用」,其實無法從單一原因(甚至「邪惡」)去解讀。 從這個角度去檢視行為本身也很值得深思。
疑心:隱蔽搜查(3) / 今野敏
不曉得是我其實對今野敏真的已經有點不行了,還是單純覺得這種日本大叔的自以為是(!)有點過頭,總之其實大半本都覺得好煩,描述的部份可能還好,就是內容讓我很不耐煩,就結果來說,伊丹救了這本書(咳)
实习女巫和小小自由人/ 泰瑞‧普萊契
我真的是很愛普萊契,前幾天出門,在 Kindle 上存著也就把這本拿出來再看一次,然後就怨念台灣自己沒出。簡中的翻譯也不是不好,但就,嗯。 女巫系列有趣的地方大概是,一開始他真的很像青少年文學,可是慢慢發展著他就又,長大了XD 普萊契在寫女巫/女性非常有意思,我想我就是一直喜歡他同時看見理想與現實(當然,也沒真的那麼現實,不過我的確認為這和性別有關)的地方。
雪人 / 尤.奈斯博
因為電影實在太那個(哪個)所以我還是把小說拿出來再看一次,就是個恐怖迷弟本呢(咳嗯)
碟形世界特警隊(4):放馬過來 / 泰瑞‧普萊契
我也就是順手重看一下XD 但我其實非常喜歡這一本,從一個突然浮起、位於兩國(?)之間的島嶼,克拉奇和安卡.波摩從原本的和平相處突然切入莫名的敵對狀況。 普萊契一直就把種族和階級做為故事中一個潛伏、但從來就難以忽視的議題(從他寫種族就可以看出他怎麼看待移民以及外來文化),而在《放馬過來》可以說是他正面去寫了文化衝突、種族歧視和戰爭這件事。 小說的基本調性還是很有趣,但,也就是因為那個輕鬆的趣味仍在,去思考這些也份外有趣。
鼠王/ 柴納.米維耶
結果又簡單把這本重翻了一次。看著突然在想,我身邊說喜歡柴納的朋友,也都是和(我一樣)對蓋曼好像有點電波接不上的朋友呢(謎)
記錄用的原噗→●●●